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有25名赛车手踊跃报名,其中包括来自意大利的著名赛车手和旅行家唐西庇奥尼·博盖塞(这次比赛的冠军)。他是意大利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的后裔,曾多次驾车横贯中南欧,在1900年独自完成过一次穿越波斯、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探险活动。
洋人的汽车为什么要开到中国来?那些驾驶汽车的洋人想要做什么?就像火车刚开始进入中国一样,满清朝廷官员们对汽车充满了恐惧。他们无法理解把汽车从北京开到巴黎只是为了单纯的比赛,不相信其中没有“不可告人”的其他目的。
那么,这场巨大的冒险行程能否顺利地从这个古老国度的京城出发,开启它的行程呢?
“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居然同意了!
▲赛前停放在北京公使馆区兵营内的德迪昂·布通汽车
举办“北京一巴黎”汽车拉力赛的决定,最开始是由法国驻华公使的巴斯德(1905--1908年任职)于1907年2月20日(光绪33年正月初八)致庆亲王奕劻(时任清政府外务部总理大臣)照会转达给清政府的:“近来,巴黎京都开有专会,拟自中国京城经过东三省、西伯利亚等处至巴黎城赛行自行机车(即汽车),大约于西历六月中旬由京起程,嘱托转请中国政府于华境内垂情相助”。
令人“ 万万没想到” 的是清政府最终同意放行。虽然外交部的庆亲王(京张铁路的公司大股东之一)认为欧洲人冀望能找到一条与中国交通来往的最佳汽车路线,目的是为了挤垮由中国人出资、建造之中的京张铁路。
巴斯德在2月20日至28日期间到外务部会见庆亲王奕劻。此次照会中巴斯德提到了参赛车辆 数,“入赛之车以八辆为定数”,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各会长“体察”外务部官员所说的东北三省地形险难后,又提出要更改赛车原定经过东北三省的路线,变为“经过张家口、恰克图、蒙古口外等处”。
3月7日,税务处督办税务大臣铁良、会办税务大臣唐绍仪向外务部呈上一份咨文,就外务部是否应对非留住中国境内的赛车实行免税的问题作了答复。咨文说,“查前项赛行自行机车既非留住华境,自应准予免税”。此外,该咨文也希望外务部一旦有了准确的参赛车辆数及赛车经过中国的时间、地点等消息,应“先期知照”税务处,以便税务处通知各地关卡对赛车“验明放行”。
▲赛程及路线
3月25日,外务部发咨文告知税务处,对方计划参加拉力赛的汽车共有8辆,比赛路线原定经过东北三省,后改为经过张家口、恰克图、蒙古口外等地。同一日,外务部照会巴斯德,一是告诉巴斯德中国遵照国际通例对非留住华境内的赛车“准予免税”,此事已让税务处“查照办理”;二是坚持赛车按原定路线的立场,“经本部再四斟酌,仍以经过东三省为宜”,这似乎可推测清政府之前是不愿让赛车经东北“老家”,就让外务部以地形险难为借口.但外务部官员后来却又认为“所经程途,仍以东三省为宜”,原因不得而知。
5月13日,外务部照会巴斯德,通知他各相关部门所选派的官员。外务部选派翻译官郭家骥、民政部选派知事祝书元和委员蒋崇谦、顺天府选派知县黄玙,由他们与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派遣的专员会勘赛车路线,通知赛车所经地方税卡,对赛车“查验放行”。外务部给民政部、步军统领衙门和顺天府发咨文说,赛车将在6月10日晨出发,直隶总督、察哈尔都统、库伦办事大臣等“应饬属妥为照料,留意弹压”,并晓谕沿途居民“不要在比赛路线行走,以免遭遇危险产生纠纷。”(屈春海著:《清宫档案解读》)
比赛前一天(6月9日) 晚上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外务部的官员给参赛者们送来了“合乎外交礼节”的护照。顺天府察署的都统还特意前来询问参赛者们第二天的出城路线,以便能及时清理街道,并往地面上洒水...
万事俱备,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跨洲汽车拉力赛即将开启行程!
出发!
▲车队驶出北京德胜门时的场景
1907年6月10日清晨,“北京一巴黎”汽车拉力赛正式开始。5辆当时世界上最时髦的汽车从中国北京出发,终点设在一万七千公里之遥的法国巴黎。车队驶出了东交民巷,出德胜门,当天到达南口。这次比赛的路线为:北京--张家口--伊尔库茨克--鄂木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喀山--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华沙--柏林--科隆--布鲁塞尔--巴黎。
▲车队出南口镇
这一天,天津《大公报》上面登出这样一条报道:“北京赛跑电车至巴黎一节,中国政府恐生交涉,故告知:赛车人等车开以后,若被马贼劫掠及受他项损伤,中国政府不担此责任。在车经之路,损毁华人牲畜禾稼,量为补云”。
其实早在5月,参赛的汽车就陆续运到了北京,但数量并不是“最初报名的二十五辆”,也不是巴斯德照会中的“八辆”,而是 五辆:奥戈斯特·庞斯 驾驶的6马力 法国康塔尔牌三轮汽车;车手查尔斯·戈达德 驾驶的15马力的 荷兰世爵牌汽车,《晨报》通讯记者让·杜·泰历斯与他作伴;两辆10马力的 法国德-迪翁·布通牌汽车 ,车手分别是维克托·科里戈农 和乔治·科米 ;最后一辆是意大利亲王斯皮昂·博盖塞 驾驶的40马力 伊塔拉牌汽车,随行的有他的司机和机械师以及意大利《晚报》记者巴津尼等。
前4辆车都是从大沽通过火车运到北京的,据说在途中有一节装运汽车的车厢还神秘地消失过...唯有意大利亲王 博盖塞的第5辆汽车(伊塔拉牌)是从汉口由火车运到北京的。
▲赛前,意大利亲王博盖塞停在意大利驻华公使馆大院内的伊塔拉牌汽车,车上是他的司机埃托尔。
到了北京后,博盖塞对即将开始的行程做了仔细的准备。他在六天之内骑马跑了几百英里,查看从北京到张家口的全部路程;他用一根相当于汽车宽度的棍子实地测量了路程中最狭窄的地段,详细标明和记录了赛程上的每一条岔路;为了保证他的汽车能够顺利到达张家口,博盖塞从北京一家老字号驿站雇了一队苦力来防止意外。其他的几位车手随后都纷纷效仿他采取了相同的措施。
从北京到巴黎
有关这次汽车拉力赛的比赛过程,与赛车手博盖塞亲王同行的意大利《晚报》记者巴津尼,在190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PEKIN TO PARIS: An Accountof Prince Borghese´S Journey acrosstwo Continent in a Motor-car》(《从北京到巴黎:博盖塞亲王驾车穿越两大洲纪行》沈弘编译)的书。作者在书中用生动详实的文字和100多张珍贵的照片为我们记录了一百多年前那段传奇的比赛。但是这本书只记述了博盖塞亲王的比赛过程,对其他4位赛车手则无详细介绍。
▲河北省境内乡间,好奇的村民在围观停下来休息的汽车
▲博盖塞亲王的伊塔拉车由苦力们拉着通过衡河上的一座桥
▲途径土木堡
据书中的记载,1907年6月10日这天早上8点,赛车从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法国兵营出发,后出北京城北垣西侧的德胜门,过清河上的广济桥,并在当天到达南口。翻过居庸关、八达岭,赛车进入了素有“塞北通衢”之称的直隶省怀来县境。6月13日,车手们到达第一个目的地张家口。他们用了4天的时间才走完从北京到张家口200多公里的路程,他们的汽车大部分时间是被人拖着穿过崎岖的山区和泥泞的土路的。
就在这期间,法国的康塔尔牌三轮汽车退出了比赛。
▲赛车手们在张家口进行了休整,汽车停在华俄银行大院里
▲车队经过张家口驿站时
从张家口再往北,车手们沿着“张库大道”(张家口通往库伦,即乌兰巴托的一条全长1400多公里驿道)前行,车手们经过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荒芜的沙漠与戈壁。赛车发动机马力的大小对赛车的速度起着关键作用。博盖塞亲王驾驶的伊塔拉汽车是40马力,而其他车手的汽车都不足20马力,所以经过草原时,博盖塞亲王很快领先。
▲骆驼队与车队相遇
▲在张北地区渡河
▲在蒙古戈壁沙漠,行驶七百公里后才见到三棵树
▲在图尔林,一群好奇的喇嘛在围观汽车,图右下角还有几条寺庙的狗在凑热闹
6月21日,博盖塞亲王驾驶着伊塔拉汽车到了外蒙古首府库伦。第二天下午,一辆法国德·迪翁·布通汽车也到达了库伦,另一辆法国德·迪翁-布通和荷兰世爵在两三天之后才到。
▲蒙古首府库伦的城门
▲蒙古总督观看并乘坐汽车
6月23日,车队再次出发,从库伦开往下一个目的地---恰克图,经过了色楞格河三角洲,三角洲湿地处处暗藏沼泽。博盖塞亲王等人在这里迷了路,他们通过问路人和跟寻大篷车的痕迹才驶出了这片湿地。离开恰克图,进入了西伯利亚地区。
▲大家齐心协力的将陷入泥泞路上旧车辙里的伊塔拉汽车拉出来
▲俄国境内过一条河时,木桥突然坍塌,伊塔拉汽车倒栽葱似地卡在了桥中央
▲车队在蒙古戈壁露营
7月20日,博盖塞亲王一行到达乌拉尔山脚下,这里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翻过乌拉尔山在距喀山不到26公里的地方,他们见到了自出发以来的第一条车行路——马路,有了平阔的马路,赛程开始顺利。
▲车队进入俄蒙交界的恰克国,驶离伊尔库茨克
▲汽车靠马牵引过湍急的河流
▲驶过泥泞地
▲西伯利亚东南一带
▲驶离鄂木斯克60俄里后,在草原上吃午餐
▲进入西伯利亚的乡村
▲到达西伯利亚的斯帕斯克
▲途径欧亚两大洲的交界处
▲经过俄国乌拉尔的乡村
▲到达乌拉尔的兹拉托乌斯特
8月10日下午4点半,博盖塞亲王驾驶着伊塔拉汽车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进入巴黎城,获得冠军。此后的20天里,其他三辆赛车也先后到达巴黎,荷兰的世爵汽车获得了亚军。
▲车队抵达巴黎
这场北京到巴黎的“奔袭”历时两个多月,行程约16000公里,是对当时欧洲科学的代表---汽车一次成功的测试,全世界的人们都见证了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先进性,昭示着汽车超越并取代人力、畜力牵引运输交通工具的历史性时刻终将到来。正如冠军意大利亲王博盖塞写给记者的信中说的一样:汽车的普及“是社会进步最明确的目标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