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足,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赢得比赛时,球迷们会欢欣鼓舞,反之,失利则难免遭受指责与吐槽。然而,是否有人想过,这些在绿茵场上奋勇拼搏的国足球员们,在校园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他们的学历状况又如何呢?
成为一名国足球员,足球技能无疑是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教练们更注重球员的盘带、传球、射门等基本技巧,以及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赛经验和心理素质。学历并非主要考虑。因此,许多年轻球员从小便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于足球训练之中,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例如,历史上不少国足队员的第一学历相对较低,许多人甚至只有小学文化。像王大雷,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足球守门员,母亲是田径运动员。这些家庭背景让他从小展现出卓越的足球天赋,选择了专注于足球的小学,最终在尚未完成小学学业时,就被启蒙教练发现并招入大连毅腾俱乐部,实际学历水平仅为小学肄业。余如蒋光太,尽管他是后来成为中国国籍的球员,但其第一学历同样为小学毕业。再看朱辰杰,自小学就读于上海浦东金茂小学,之后便进入上海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甚至连初中都未曾入读。而其他如杨泽翔、蒋圣龙、刘洋、徐皓阳、谢文能、武磊和张玉宁等人,他们的第一学历也大多仅是小学水平,早早就踏上了专业足球训练的道路。
然而,近年来这一现状有所改变。随着社会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关注加大,以及国家在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越来越多国足球员开始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如今,多所高校纷纷开设与体育相关的专业,并招收优秀运动员,就此为国足球员提升学历提供了契机。
以韦世豪为例,这位个性鲜明的球员,不仅在足球场上技艺超群,学业上也未曾落下。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布的优秀运动员录取名单中,他以面试成绩92.17分的优异表现,排名第一,被拟录取到运动训练专业,从而跻身与学历颇高的国足球员之列,成为一名研究生。踢球的蒿俊闵同样是一位学霸,从学生时期起,他不仅在足球方面展现了非凡天赋,学术成绩也常常名列前茅,正如韦世豪,他也在华中科技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另外,李昂则是河海大学的高材生,他是唯一一位参加过大学生联赛的国脚级球员。他在2011年入学河海大学时还代表校队参赛,凭借出色表现,2014年便在21岁时加盟江苏舜天队,并随队赢得中超冠军。
当然,国足球员上大学的现象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国家体育总局曾为不少运动员提供保送上大学的机会,其中包括145名足球运动员——87名男足和58名女足。这一现象引起一些人的疑虑,认为男足队员的入选似乎与高校的录取标准不太契合,暗示着某种不合理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球员在足球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保送他们上大学不仅是对他们体育成就的认可,更是提升其文化素养、促进未来发展的良机。
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足球员的学历状况依然存在差距。例如在日本,许多球员不仅具备大学学历,至少也是高中毕业生,整体文化素养普遍较高,使得他们在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方面更具优势。而我国家足球员之前的学历普遍偏低,当前这种状况正逐步改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