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代表广州青年队连获全国青年联赛冠军和第一届城运会亚军,次年参加了全国乙级联赛首个赛季便打进9球,这样的表现让很多人注意到了,其中包括足球的元老年维泗,他评价胡志军“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足球细胞”。
彼时的广东足球经历了80年代容志行、古广明等人带来的辉煌,渐渐有些落魄,但胡志军的出现似乎让人们想起了昔日“南粤足球”那赏心悦目的灵气,看中他才华的还有一个上海人,作为国家二队的主帅徐根宝第一次给胡志军发出了邀请函。
后来国家二队改组为国奥队目标是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徐根宝至今都认为那批国奥队是史上最强,当时的球员包括范志毅、李明、马明宇、江津、黎兵等人,作为当时南粤足球的希望彭伟国和胡志军也在其中。
在当时的国家队尽管锋线上人才济济,但徐根宝还是让胡志军作为主力,1992年1月国奥队出征吉隆坡最后的六强赛,徐根宝说出那句名言:“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
前两场比赛国奥队取得了一胜一负,关键的第三场面对科威特胡志军打进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代表作,禁区线上右脚凌空抽射,球钻进大门死角,也凭着那个进球国奥队取得关键胜利。
最后一场面对韩国当时的国奥队取得了3胜1负的成绩,当时的积分制度是2分制,如果按照现在的规则其实对已经出线,但很可惜开场仅仅9分钟国奥队被韩国人的闪击打懵彻底乱了阵脚,最终以一分之差错过无缘奥运会。
徐根宝却看中了胡志军,带申花的时候不止一次尝试想要签下他,在他看来胡志军的灵气和自己的抢逼围非常合拍,而胡志军之后足球像他这样的靠着灵气踢球的球员几乎绝迹。
1994年甲A联赛揭幕,这是足球职业化的起点,在广州胡志军、彭伟国和谭恩德组建起广州太阳神的“三剑客”,南粤足球再一次在足球的版图上掀起风暴,彭伟国的运筹帷幄加上胡志军的飘逸抢点成了那个时代广州足球“标配”,胡椒和国仔成为职业化以来南粤足球的第一代足球偶像。
胡志军在足球的历史上写下了很多的纪录,包括职业联赛的第一个大四喜,而那场比赛差点把徐根宝打下课。
1994年8月14日,甲A联赛第15轮,上海虹口体育场,天空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广州太阳神客场挑战上海申花,那场比赛甚至被他本人称作最值得回忆的一场球,那是一场6:1的屠戮,暴躁的徐根宝被胡志军突的没了脾气,那个赛季的两回合比赛胡志军打进了申花六球。
赛季结束胡志军捧起了联赛最佳射手,而队友彭伟国成为了最佳球员,广州太阳神位列联赛第二,17粒进球让24岁的胡志军大放异彩,他额前的那一缕黄发也成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景。
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胡志军以甲A金靴的身份入选了戚务生的亚运队,队一路高歌猛进闯入决赛,面对着乌兹别克斯坦胡志军帮助队打进一球,很可惜最后憾负对手屈居亚军,但无论是奥运预选赛的飘逸还是亚运会的灵动,胡志军的球感和射术在那个年代里绝对是国内一流水准。
1998年,28岁的胡志军离开越秀山转会同城对手广州松日,那场惨烈的“广州德比”主裁判一共出示了9黄5红,而胡志军在比赛中对老东家反戈一击,赛季结束后太阳神降级,南粤足球也随着胡椒和国仔的远离而分崩离析。
整个广州足球也走向了下坡路,1999年松日降级,2000年胡志军北上来到上海申花,离开了效力多年的故乡,可在上海胡志军明显水土不服,彼时申花主帅彼德洛维奇根本看不上小快灵的胡志军,以至于整个赛季他仅仅出场6次,名震广州胡椒在申城成了边角料。
此时向他抛出橄榄枝的还是徐根宝,当时他是上海中远的主帅,在甲B联赛就算有当年对他青睐有佳的恩师,但胡志军还是感觉到了力不从心,他早已经没了在越秀山的状态,尽管他还是那个7号前锋,但碌碌无为的两年还是让他选择了退役。
32岁甲A第一代金靴宣布退役,这年足球迎来出现在世界杯的舞台,可这些热闹已经和胡志军无关,他如一颗流星划过,留下了在雨中虹口的大四喜,留下了在吉隆坡的天外飞仙,留下了亚运决赛的灵光乍现……
“很多人当时看我在上海过得不怎么样,都说我的状态不行。但我觉得自己的状态一点都没有问题,踢球有时候还是要看教练给不给你机会!我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日子还是代表太阳神在越秀山踢球的那几年!”回顾往日岁月最让胡志军难忘的依然是越秀山的时光。
相比于球技胡志军在理财方面堪称糟糕,当他退役的时候搭档彭伟国的餐饮已经做的有模有样,但作为职业联赛里第一批挣到钱的球员,胡志军总是“没心没肺”。
他对于未来没有任何的打算,经常窝在家里打游戏,每个月到天河体育局去领400元的救济金,但这400元上午领到下午可能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他偶尔还去踢踢野球挣外快但无论怎样对于那个天才的胡椒这样的局面还是让人唏嘘,后来他又开启了中医诊所,“我总是管不住自己,一点也不成熟”。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事情干,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找朋友踢踢业余波,觉得也挺好,自由自在!”那时甲A改名为中超,偶尔他也会看看中超,胡志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了,“那时候的有些中超比赛,瞎子都能看出打假球!”
尽管嘴里说着不看足球,当年他最后还是在朋友麦超的推荐下当起了广州日之泉青年队教练,第一堂课他给小学员们讲“其实我们广东足球并不差”。
但那时的中超已经和胡志军时期的甲A完全不一样,那时的外援只是联赛的陪衬,由于没钱申花最佳外援瓦洛佳是个大学生球员,全兴外援马麦罗在巴西街头踢野球……然而中超时代外援成了各支球队的主角,“那个时候开始各个俱乐部就都是外援在踢前锋,怎么可能再出好的本土前锋!”对此胡志军曾痛心的说。
更重要的是在日之泉、广药时期的梯队经历让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我看广州能踢球的人还是不少,但真正有特点的球员确实越来越少了。”
小快灵的南粤足球要失传了吗?
“很多球员基础技术不够好,到了12岁以上要改都不容易了,到了专业梯队,基本上就定型了。”他决心投身青训,用自己的理念再造一代南粤足球希望。
他选择的地方是东莞,在这里篮球显然要比足球受欢迎得多,隔壁就是CBA的王者广东宏远,在这里胡志军开始了在沙漠里寻找绿洲,“足球青训真的不容易,主要是东莞的足球氛围极不浓厚,更不用说足球市场的开拓,难上加难。”
他不太看中超时期的足球,一门心思要在东莞重造南粤足球的荣耀,他相信:总有一天,这里会产生下一个“胡椒”!
“外教很多的能力是不错的,理念肯定是先进的,但他们缺乏的都是耐心,拿着高薪不可能给时间你去锻炼,更不可能让他去适应某个球员的特点!”,他说中超节奏更快了,但有特点的球员越来越少,甚至于各个球队之间的战术风格也越来越雷同。
2014年以根宝足球基地的青训球员为根基的上海东亚拿下了中超第五名,同时上港花费2亿接手球队,2015年胡志军和朋友合作成立东莞星动足球俱乐部,决心走恩师徐根宝的“东亚模式”。
尽管彼时广州恒大几乎成为了亚洲霸主,但未赢够的广州队里却罕有广东籍的球员,这是为什么呢?昔日在足球的版图上如此重要的广东快要缺席顶级联赛,没有了新胡椒,没有了新国仔,广州球队所向披靡但和广东足球似乎无关。
2019年,胡志军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他已经在东莞寮步镇成立了“胡志军足球俱乐部”,在这里他当起了“孩子王”,可能这群孩子没听过昔日越秀山胡椒的传奇,但在球场上奔跑,在落日余晖里和队友们欢庆、痛苦还是难得的经历。
胡志军说:“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
而胡志军习惯称呼这群孩子“胡椒仔”,胡志军教给他们流畅的配合、细腻的脚法、灵动的突破,这些南粤足球的标签还在这里传承。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